在遥远的北极,那片被冰雪主宰的世界,生活着地球上体型最为庞大的陆地食肉动物——北极熊。它们身披“白色战衣”,以其独特的身姿和习性,在冰原与海洋间自在穿梭,繁衍生息。
然而,英国《自然》杂志日前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,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,相当于每秒钟有大约3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冰融化。冰川不仅是自然美景,更是北极熊的家园。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的栖息地丧失,食物减少,使这些憨态可掬的白色精灵沦落成“气候难民”。
北极熊俗称白熊、冰熊,隶属熊科、熊属,通常成年雄性的体重可达400-600千克,最重的超过800千克,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为2.4-2.6米,肩高可达1.6米,后腿直立后接近3米。据报道,目前,全球约有2.6万只北极熊,均分布在北极地区。
北极熊为何只生活在北极?
原因主要有二:一是地理隔离。熊类祖先的出现距今约500万年,由棕熊演化而来的北极熊距今仅约60万年。而南极洲板块的形成比熊类祖先的出现早6000多万年,并且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大陆,与其他大陆并不相连。这种大洋的隔断,使陆生熊类无法迁移过去,尽管北极熊是游泳高手,但也不可能迁徙过去,因为适应北极寒冷环境的它们,无法跨越广阔的热带海洋。
二是生态环境不同。虽然北极和南极都是冰天雪地的极地环境,但两者仍存在诸多不同。北极的中心是海洋,周围环绕着陆地,这种独特的环境,不仅为北极熊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,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,比如海豹,这是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。
南极的生态环境则截然不同,被厚厚冰层覆盖着的大陆更加严寒,常年平均气温比北极还要低,且风速极大,这种环境对北极熊来说可能过于恶劣,超出了北极熊的适应范围。即使贸然进入南极,其生存几率可能为零。
北极变热对北极熊有哪些影响?
北极变热令北极熊无处栖身。一个国际组织预测,这种大型肉食动物会因此数量锐减,有的种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灭绝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北极熊列入易危级别,这无疑是对人类敲响的警钟。
从食物资源上,由于海冰减少,海豹的栖息和繁殖地改变,北极熊捕获海豹变得更加困难,食物短缺问题日益严峻。许多北极熊不得不长途跋涉寻找食物,体力在这艰难的旅程中被逐渐耗尽,不少北极熊因饥饿导致体重下降、身体虚弱,甚至面临饿死的危险。
在繁衍后代方面,雌性北极熊通常会在海冰上建造雪洞,作为巢穴来生育和哺育幼崽。但冰面的不稳定和过早融化,使得北极熊妈妈难以找到合适的筑巢地点,幼崽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更加危险,存活率大幅降低。
因此,要使北极熊摆脱生存困境,关键是减缓全球变暖。各国应加强减排措施,推动绿色能源发展,重点发展风能、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,替代传统化石能源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我们每个人则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,节约用水、绿色出行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,为北极熊留住那片洁白的家园,让白色精灵继续在北极的冰原上自由奔跑。
北极熊的皮肤真是白色吗?
北极熊的外形堪称大自然的杰作。尤其是皮肤,很多人以为北极熊是白色的,其实,它们的皮肤呈黑色。之所以看起来很“白”,是因为北极熊的毛发有着特殊构造。那一身蓬松的白色毛发,实则每一根都是透明的空心管,就像一个个微小的光纤,能将光线散射,让北极熊呈现出白色或者浅黄色。同时,这些空心管还能把阳光引入,吸收热量,帮助北极熊抵御严寒。
科学研究证明,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特别强。北极熊的黑色皮肤也不例外,这不仅有益于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温、减少体内能量消耗,还便于它们在浅水中隐藏,捕捉猎物。
来源:科普时报
作者:许焕岗
http://www.kepu.gov.cn/news/2025-02/28/content_302875.html